高市獎勵回收廢漁網 變身裝置藝術

廢棄漁網回收後,除了送進焚化爐燒掉,經過巧思,還可以變身成裝置藝術、鑰匙圈,甚至可以重新抽絲、編織做成圍巾,透過鏡頭帶您到高雄看看,廢棄漁網回收後的用途有多廣。

更多新聞: 第4屆新北畢業祭 「青春Blessing」展出學生藝術品

透過風車創作船形的意象,加上補夢網的概念,座落在高雄中華藝校的環境裝置藝術,看得出來是廢棄漁網做成的嗎?

再來看看這些小飾品,有個性十足的鑰匙圈,實用包包,或是色彩亮麗的圍巾,這都是廢棄漁網回收加工後,經過多道工序做成的再製品。

東海大學老師阿信‧沙華克說:「手環做得最多用廢棄漁網做的。」高雄市政府海洋局結合漁會,啟動全國首創的獎勵制度,將可能變成髒亂孳生源的廢棄漁網,變成資源再利用,透過學術單位跟藝術創作,推廣廢棄漁網回收的成果。

中華藝校教務主任盧昰余表示:「我們是希望在課程之中,學生真的能夠做中學,順便也把海洋議題的部份,做一個清楚的傳達。」

高雄市海洋局代理局長林英斌說:「不到半年的時間,我們在各個漁港回收了55.32公噸漁網,不只在資源上做一些使用,也可以做更多的環境整理。」

阿美族藝術創作者利用廢棄漁網,創作這件名為《思念》的作品,長25公尺、寬16公尺,試圖激發大家進一步思考,人類與自然共生的關係。

(民視新聞/呂彥頡 高雄市報導)

更多新聞: 會補漁網才能畢業!海事學校學生參加補漁網大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