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7月南韓副總理兼財政部長洪南基,在記者會時向全國人民道歉,「財政部過去的措施,沒能夠有效解決房地產飆漲問題。」《台灣銀行家》撰文中直指,21次打房的失敗,跟台灣很相近,因為洪南基雖然宣布看似嚴厲的打房措施,卻也安撫擁房者,真正需繳囤房稅的人民並不多。
回過頭來看台灣,相當諷刺的是,去年12月19日央行第4季理監事會後記者會簡報,內容特別有「星、韓、港採行房貸成數(LTV)上限實施情況」的簡報分析,並提及南韓為抑制高房價,在2018年9月限貸令上路,加強控管投機地區貸款風險。
央行結論是,依據星、港實證結果,以租稅工具對抑制房市交易價量成效較佳,且若租稅工具搭配貸款限制措施,則成效更加顯著。
不過,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資金寬鬆、利率再創新低,且延續美中貿易戰台商資金回流購地,加上政府趁機標售地上權屢創高價,資金熱潮,更也帶動房地產投機與投資。
即便近期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撰文對房市泡沫示警,並強調維持房價及房貸秩序,是央行穩定金融循環的責任。但不少網友早已不買單,直言「老招了!有民怨就放放話做做樣子,但實際上繼續炒。」
瑞普萊坊市場研究暨顧問部總監黃舒衛指出,目前台灣央行還沒正式出招,但金管會對建築融資壓力測試評估的說法,是重話輕說,雖沒直接打向投資客,但劍指資金氾濫源頭的意圖明確。
【延伸閱讀】慘!紐約豪宅房價腰斬、曼哈頓閒置公寓爆3倍
【延伸閱讀】住淡水被嫌邊緣!網戰:到北車35分鐘…咦!樹林17分
更多新聞: 不進電影院了!宅在家廢材看片正夯…時代翻轉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