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言堂/讓水蓮「死而復生」 這個客家阿伯很硬頸
1960年代,植物學家一度認為野蓮已經滅絕。〈圖/民視異言堂〉

專題組 / 沈雅雯、呂炯緯、徐景明、蕭惟任 高雄報導
熱炒店、火鍋店,許多餐廳的菜單上,經常會看到「炒水蓮」這道料理,但水蓮的身世,其實很特殊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人本交通成主流 塞車是最大痛點


異言堂/讓水蓮「死而復生」 這個客家阿伯很硬頸
「炒水蓮」口感清脆爽口,相當受到民眾喜愛。〈圖/民視異言堂〉

水蓮,主要產地在高雄美濃。在被大規模種植、商品化之前,曾經只是美濃當地野生的蔬菜;農業時期,由於物資缺乏,當地居民會採摘水蓮烹煮,當作營養來源。水蓮的滋味,可說是老一輩美濃人的共同記憶。然而1960年代,養豬業盛行,美濃湖水質遭到污染,水蓮消失了,一度被植物學家以為已經滅絕。1975年,客家農夫鍾華振,在美濃湖旁的田裡,發現了疑似水蓮的蹤跡,心裡懷念起小時候吃過的野蓮滋味;於是,秉持著試驗的精神,鍾華振將他發現的水蓮移植到自己的田裡栽種,沒想到,真的成功復育水蓮,讓一度幾近滅絕的水蓮「死而復生」。


異言堂/讓水蓮「死而復生」 這個客家阿伯很硬頸
客家農夫鍾華振,讓幾近滅絕的水蓮,終於復育成功。〈圖/民視異言堂〉

鍾華振種植的水蓮收成後,就放在自家的雜貨店門口販售。接著,他做了一般農人不會做的事情─自創通路。他帶著水蓮,走進美濃的粄條店與餐廳,直接兜售,建議老闆把炒水蓮列為菜色,果真,受到饕客喜愛,讓野蓮從此走進美濃當地許多餐廳。

1994年,媒體陸續注意到鍾華振種植的水蓮,紛紛報導,電視節目播出後,水蓮一戰成名,成為家喻戶曉的蔬菜;隨著市場需求日漸擴大,也帶動美濃當地的年輕人投入水蓮的栽種,形成產業;而成功復育野蓮的鍾華振,被不少人喻為「野蓮之父」。

現年82歲的鍾華振,身體仍然相當硬朗,他說,當初根本沒想到水蓮的前途那麼大,如今很多外出打拼的美濃孩子,返鄉種植野蓮,令他感到相當欣慰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拓寬人行道遭嗆影響生意 完工後營業額增15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