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新聞/「米酵菌酸」恐潛伏國產米食、木耳當中? 農業部:安啦!風險低可放心食用
農業部表示,「米酵菌酸」不易存在國產米食與木耳當中。(示意圖/民視新聞資料照)

即時中心/林耿郁報導

近期因寶林茶室中毒案,影響國人攝取米飯、米食製品及木耳等產品的消費信心,連帶衝擊產業,不過農業部今(30)日澄清,經查米酵菌酸僅為Bongkrekic Acid之中譯名,其名稱與米並無直接相關;米製品不易受到這種細菌的影響,請大家安心食用台灣農產品。

更多新聞: 快新聞/「米酵菌酸」翻譯不精確 台大醫姜至剛:應稱「椰黍菌酸」

針對近期引發全國高度關注的「寶林茶室」米酵菌酸中毒案,農業部今(30)日發布新聞稿,強調外界關心之唐菖蒲柏克氏菌,4種病原型中,只有唐菖蒲柏克氏菌「椰毒病原」型,容易在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繁殖,特別是發酵椰子和發酵玉米產品,目前在台灣未有危害農作物的紀錄。但在中國、印尼和非洲的莫三比克等國,確實曾傳出食物中毒事件。

農業部農糧署表示,國內每年稻米產量約140萬公噸,在收穫後會經過烘乾、碾製、包裝等步驟,從稻穀收穫到包裝成食米過程,並未經過發酵的步驟,且市售食用米,多數於收穫後半年內賣完,因此受到污染的可能性「相對較低」。另外以米為主成分製成的粿條、米粉等產品,不經過發酵步驟,製程也相對單純。

農業部呼籲,國產稻米及木耳新鮮、優質,純米製成米粉、河粉及粄條等產品未經發酵加工,在正常儲存及烹調條件下,不易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污染而產生米酵菌酸,安全無虞,請各界安心選購食用。

更多新聞: 快新聞/寶林食物中毒新北市新增3例 3年輕女性均食用「炒粿條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