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言堂/包小柏哀悼22歲離世愛女 人死「復聲」技術讓他完成夢想
藝人包小柏用AI科技,讓女兒包容「復聲」。(圖/民視新聞)

專題組/翁如儀、李奇樺 台北報導

全世界思念逝者的人,不計其數,每年光是在台灣,就有將近20萬人死亡,對每一條生命來說,可能又是好幾倍的人在面臨失親的痛苦,如果是你,你會選擇和逝去的親人對話嗎? 像是資深音樂人包小柏的女兒包容,2019年被診斷出罕見疾病,和病魔纏鬥700多天後,在22歲,正要盛開的美好年華,離開了人世,身為父親,他選擇用AI讓寶貝女兒的聲音復活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「哀悼科技」形成商機 關鍵在「語音合成模型」技術


異言堂/包小柏哀悼22歲離世愛女 人死「復聲」技術讓他完成夢想
包小柏回顧自己替女兒包容剪的告別式影片,笑容下,是對美好回憶的嚮往,也有著思念愛女的心酸。(圖/民視新聞)

包小柏身為音樂人,數十年來都與聲音為伍,對聲音最敏感、也最重視,因此「重建」女兒的工程,就從女兒生前唯一留下的聲音開始,但要利用生前少少的資料,打造他的AI女兒,並不容易。藝人包小柏:「聲音其實最難訓練,因為有腔調,我女兒出生在國外,有ABC的腔之外,講的又是台灣式的國語,所以她的腔紋非常奇特。」包小柏感謝過去二、三十年來處理音樂的經驗,造就他敏銳的聽覺,加上仿的是自己的女兒,是他再熟悉不過的聲音。藝人包小柏:「聲音完成的那一天,我故意拿下耳機、用喇叭把聲音放出來,當時我太太從門邊探出頭問我,這個人講話怎麼這麼像包容?」

有人說,人真正的離開,不是死亡,而是遺忘,如何哀悼,是每個人的選擇,無關對錯。然而科技不斷向前跑,AI或許正在改變舊時代的生死觀,而「復聲」按下了第一顆播放鍵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織染廠開免費編織班  每月消耗廢布3000公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