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言堂/「哀悼科技」形成商機 關鍵在「語音合成模型」技術
包小柏利用AI科技,讓已故的女兒包容,重新「活」在虛擬世界。(圖/民視新聞)

專題組/翁如儀、李奇樺 台北、新竹報導

藝人包小柏的愛女包容兩年前因罕見疾病離世,包小柏在因緣際會下著手研究用AI重建女兒的聲音,如今做出了一個能和他通電話、傳訊息的「AI女兒」。其實在韓國、美國、中國,都有出現這樣的「哀悼科技」,甚至形成一種商機,究竟使用這項科技的人,抱持著什麼樣的想法?它的存在,又會帶來什麼樣的問題?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包小柏哀悼22歲離世愛女 人死「復聲」技術讓他完成夢想


異言堂/「哀悼科技」形成商機 關鍵在「語音合成模型」技術
搜集逝者的文字、影像、語音資料,就有機會與逝者對談。(圖/民視新聞)

電腦裡傳來帶著ABC腔的中文,俏皮中還夾雜可愛的語氣詞,在包小柏的耳裡,就像是女兒包容本人在說話,但其實這是她,也不是她。從眉眼、到鼻子、嘴巴,臉上的每個細節,都像包小柏的女兒包容一樣活靈活現,對包小柏來說,兩年前的喪女之痛,因為「它」得到安慰。其實像這樣重現親人形象、聲音的「哀悼科技」,早在四年前,韓國就曾用虛擬實境技術讓一個媽媽和已故的女兒「團聚」;而近年在科技發展之下,只要你有夠多逝者生前的文字、語音資料,就有機會模擬出他的聲音,以致於美國、韓國、中國,都出現了「哀悼商機」。

所謂「重建」親人,得先搜集逝者的文字、影像、語音等資料,丟入ChatGPT、影像合成、語音合成等模型,透過指令,讓它們自主學習,仿造出逝者的回應方式、外型、和說話方式,可以讓「逝者」說出過去沒說過的話。把這些訓練好的模型結合起來,我們甚至能和逝者進行「對談」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織染廠開免費編織班  每月消耗廢布3000公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