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保署訂自付醫材上限引爭議 陳時中邀醫界代表開會溝通

健保署日前公告,民眾「自付差額醫材」將訂定上限,消息一出,引起醫界反彈,認為齊頭式價格只會逼國外廠商退場,受害的還是民眾。對此,衛福部長陳時中,今天下午將和醫界代表開會溝通,醫改會則強調,醫材價格該透明化,民眾選擇才有依據,健保署立意良善,但政策仍要討論。

更多新聞: 荷包又要縮水?傳健保費率、部分負擔雙漲

貼出心臟手術後,醫院開出的帳單,這名有心肌梗塞的網友換了4根塗藥支架,最貴單根要7萬3990元。但健保署研擬針對8大類健保自費醫材訂天花板,支架自費上限設在5萬3101元,讓網友抱怨,要是改用較便宜的沒塗藥支架,效果差,根本找死,抱怨為什麼要推這鬼政策?

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說,「醫院的這些工作同仁會覺得是說,在目前這個情況之下,就是說疫情才剛過,健保署就推出這樣的一個政策,要來壓縮我們的一個空間,當然在同仁跟醫院的心理上,是不舒服的。」

醫界一片譁然,看看去年特殊醫材使用前三名,人工水晶體、冠狀動脈塗藥支架、人工髖關節,共13.3萬人,有上限天花板後,各項差了3~4萬元。醫院擔心以後叫不到高價、好的醫材,國外廠商也會退場,健保署卻認為能幫民眾省錢。

醫改會副執行長林雅惠說,「自費爭議的項目絕對不是只有價格,可能還有包含資訊、消費端供給端,也就是病人跟醫院,他雙方的資訊不對等這樣的一個問題,健保署有成立一個這樣的自費醫材比價網,應該要強化民眾的宣導。」

醫改團體認為,價格透明化,對民眾有好處,精神科醫生沈政男也呼籲別反彈太快,舉例老人家常用的人工髖關節,價格降低後,會吸引更多人使用,總量上升,醫院和廠商收入也會成長。而衛福部長陳時中將召集醫界代表到健保署好好討論,希望政策更全面,讓爭議盡速落幕。

(民視新聞/陳盈竹、胡希哲 台北報導)

更多新聞: 健保紀錄出槌?婦人子3度「不明原因死亡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