謝金河今(11)日在臉書發文,以「平安,不平安!中國經濟潛藏90年代『台灣病』」為題,透露最近新聞都在報導紫光集團可能破產的消息,但是這個事件由來久矣,早在去年紫光及方正集團即受困息率8.75%以上的美元債壓力,同樣大傷腦筋的還有許家印的恆大集團,而這三家的共同特徵就是都面臨著龐大的負債。
謝金河接著話鋒一轉,透露「今天我要說的不是這三家公司,而是這些年擴張最快的中國平安」,原來在過去5年,由馬明哲領軍的平安與馬雲,馬化騰並稱是中國民企最傑出的「三馬」,平安的股價也一路往上飆,從24.65大漲到94.62人民幣,過去平安可以點石成金,如今卻風光不再,股價跌到59.81人民幣,也讓許多中國股民都相當納悶「平安不再平安,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」。
謝金河指出,平安之所以不再平安,是因為踩到了3顆地雷,「一是以330億人民幣盤來上海來福士廣場,市場認為過度高估。二是平安以540億人民幣介入華夏幸福不動產,這家前是國祥製冷,後來被借殻,成為房企,眼前負債3951.6億人民幣,即將到期未償債務669.9億人民幣,平安介入收拾殘局,但華夏幸福沒有起色,股價從64.5殺到4.86元人民幣,平安在華夏幸福栽了大筋斗。三是平安介入北大方正重組,平安受讓方正51.1到70%股份,平安可能付出507億人民幣的資金。這三個案子在市場看來都是負評,也造成股價跌跌不休」。
謝金河指出,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階段,金融機構,尤其是壽險公司是最大贏家」,不過隨著經濟下滑,金融股、尤其是壽臉股會因爲資產品質欠佳,股價連環下挫。謝金河以國泰人壽為例,「大家都記得,國泰人壽從1985年63元漲到1975元的例子。台灣經濟登峰造極後,金融股跌最慘,國泰人壽從1975元跌至29元。1990年代,台灣經濟從高峰反轉而下」,坦言「我經常扮演烏鴉的角色,我曾公開指出國產汽車,宏福建設,國揚,新巨群,尖美等集團會出事,後來他們都倒下。很多在80年代呼風喚雨的企業大亨,後來都出局」。
謝金河在文末指出,現在的中國民企正面臨像90年代的「台灣病」,過去財訊在1985年12月出刊,登了一篇「國泰塑膠的過去,現在與未來:蔡辰洲何去何從?」的文章,結果15天後十信就發生了擠兌。謝金河總結指出,「現在回頭看,許家印很可能是更龐大的蔡辰洲。中國平安也許是國泰人壽的化身⋯⋯這些天,大家焦點都在疫情,我花了一些時間研究中國經濟,90年代台灣發生的事,慢慢會在中國出現,紫光,方正只是序幕!」。
更多新聞: 傳增「2新配色」!iPhone13「價格+外觀差異」一次看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