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眼產量稀落 農民:連工錢都賺不回

去年(2016年)龍眼幾乎沒有產量,讓農民苦不堪言,只能寄望今年。沒想到如今到了產期,卻發現產量也只有正常年收的20%、30%,尤其是俗稱桂圓的龍眼乾,更因為去年已經賣光存貨,今年產量又少,價格恐怕水漲船高。民眾吃不到便宜的鮮果、桂圓,農民也因為產量少,一整年的辛苦,恐怕連工錢都賺不回來。

農民熟練的在土窯上,把烘製了一天一夜的龍眼脫粒,去除枝骨。

接下來還得繼續烘製個4、5天,每天得用土扒,將一粒粒的龍眼翻身換位,才能製成滋補香甜的龍眼乾。完全依照古法的製程,讓果乾有濃郁的滋味,和典雅的炭香,一整年的辛勞,就等待龍眼化身桂圓得這一刻,不過今年勞動的代價,卻讓人有點洩氣。

苦中作樂不是沒有原因,去年因為龍眼幾乎沒有產量,龍眼農們已經撐過苦哈哈的一年,沒想到仰望了一年,今年的結果,也令人沮喪。

連續兩年龍眼產量不足,不只鮮果市場受影響,龍眼加工後的龍眼乾,更是越來越奇貨可居。影響的是包括烘焙業者、飲品業者、和諸多利用到桂圓原料的廠家。尤其去年幾乎把存貨全都賣光,今年新產的產量又不足,供貨也成了問題。

雖然因為產量少,可以預期的是,市場價格又有攀升的空間,但不只造成消費者的荷包失血,農民也因為量少,擔心賺不足工錢。農民看天吃飯的無奈,又出現在今年龍眼的產量上。

(民視新聞鄭博暉、林俊明台南市報導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