異言堂/烏克蘭「社會韌性」成持久戰關鍵 台灣民防人力需壯大
英國《經濟學人》雜誌將台灣評為「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」之一。

專題組/翁如儀、余啟成 台北報導

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一年半,在戰爭中,來自民間自主的「民間防衛」力量,扮演重要角色。他山之石,可以攻錯;面對中共的武力恫嚇,台灣的民防力量又是如何?

更多新聞: 拍廣告必先試用!男星昔遭神明「預知夢」警告 恐怖細節曝光嚇壞眾人


異言堂/俄烏戰爭持久戰 「社會韌性」成關鍵 台灣民防人力需壯大
台灣四大民防系統,分別是:民防總隊、民防團、防護團與特種防護團。

台海關係的不穩定,曾讓英國的《經濟學人》雜誌將台灣評為「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」之一。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也附和:「台灣籠罩在中國的戰爭威脅底下近80年了,俄烏戰爭爆發之前,台灣在《經濟學人》的評估裡,戰爭可能爆發的風險甚至還高於烏克蘭。」

俄烏戰爭爆發讓許多人開始意識到,戰爭仰賴的,除了國家的軍事力量,「民間防衛力量」也是關鍵。台灣安保協會副秘書長何澄輝表示:「開戰初期,整個烏克蘭面臨俄國入侵最危險的狀態時,基輔的麵包店仍可營運六個小時,社會整體的公共機能並沒有喪失,譬如醫院、警局、郵局仍然持續運作。」

談到民防組織,其實台灣早從日治時期就有保甲制度、壯丁團這類的民防組織,但一直到2001年,才正式有了法源依據。根據《民防法》編組,台灣目前的四大民防系統,分別是民防總隊、民防團、防護團與特種防護團。

其中民防總隊裡,較常見的義警、義交、民防大隊和巡守隊,是民眾可以自主參與,成為民防人力的管道;由地方警察機關管理,每年接受至少8小時的基本訓練。基隆市警察局局長張樹德解釋:「民防人員平時協助警方維護治安,防搶、防盜;如果有災害發生,就協助災害的搶救;如果遇到防空演習的時候,也會協助引導民眾避難疏散;萬一發生戰爭,也可以幫忙做情報的傳遞、警報的發放。」一旦戰爭發生,國防部全動署會向內政部申請,再由指揮官派遣民防總隊,支援軍事勤務。

更多新聞: 異言堂/台灣有松露黑白都有 香氣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