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藥署曝火鍋「4大誤區」你踩幾項?蛤蜊殼開不一定熟了
食藥署指出,煮火鍋時,蛤蜊和牡蠣等貝類應這樣處理,才能避免食物中毒的風險。(圖/民視新聞網)

生活中心/謝孟潔報導

台灣的火鍋市場非常龐大,一整年都可以看到火鍋店外大排長龍,每逢冬季,民眾更是要提前好幾天預約才能吃到。但別小看吃火鍋,在煮火鍋的過程中有許多眉角需要注意。食藥署的官網指出,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包含食品加熱處理不足,或食品未妥善保存,尤其蛤蜊或牡蠣等貝類,如果忽略細節容易引起食品中毒。

更多新聞: 黑蒜不再只能煮雞湯! 大火熱炒化身「黑金」炒飯成話題美食

台灣火鍋的湯頭豐富,又有肉品、海鮮、豆製品、蔬果等眾多火鍋料可以選擇,如果食材的品質不佳或未徹底加熱,容易造成食品安全問題。根據三立新聞的報導,食藥署昨(27)日舉行食安記者會,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,與長榮大學食品安全衛生與檢驗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許淑真,一同提醒民眾煮火鍋的4個注意事項:

1、驗證標章與儲存條件:林金富指出,選購火鍋料時,建議選擇具有驗證標章或溯源證明的食品,也應當留意儲存條件,像冷藏食品應存放在0至7度的環境,冷凍食品應存放在18度以下的地方。
2、解凍與清洗:林金富也說明,食材調理前的解凍方式,冷凍食品應放在冷藏庫解凍,或用微波爐解凍,或密封包裝後用流水解凍,並仔細清洗食材,蔬果也要清洗乾淨再切片。
3、湯底的溫度:許淑真建議,煮火鍋一定要等湯底煮沸再加食材或飲用,且加熱的溫度應超過70度,且切勿一次加入過多火鍋料,容易吃到不熟的食材。肉要切小片一點,食材要切小塊一點才容易熟。
4、貝類的加熱時間:許淑貞也強調,多數人煮蛤蜊或牡蠣等貝類,都習慣一看到殼開就急著吃,事實上,當蛤蜊和牡蠣殼開後,再加熱5至10秒比較好,千萬不要因追求口感,而忽略生食風險。

食藥署:吃火鍋「4大誤區」你踩幾項?蛤蜊殼開不一定熟了
食藥署教你,只要在選購前看清楚食材的驗證標章,留意儲存條件,將食材清洗乾淨,等湯底煮沸再加料,等蛤蜊殼開5至10秒再動筷,就能安心享受火鍋。(圖/民視新聞網)



更多新聞: 年終聚餐首選葛朗餐飲集團享受美食和歡樂氛圍